非洲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walleriana Hook. f.),它提供了一個廣泛的亮麗顏色系列且長勢旺盛,管理簡單。適于盤盒容器,吊籃,花墻,窗盒和陽臺栽培。穴苗盤內90%以上的發芽率使鳳仙花一直比其它系列的品種在全部的穴苗盤質量參數方面表現得更好,開花最早,顏色最豐富且分枝自由。植株被大面積的花朵覆蓋著,創造出超一流的花壇和花帶景觀,株高20-25厘米。葉子和花的色彩十分艷麗,豐富多彩,共有40多種顏色。在花園遮蔭處的背景條件下色彩調和,勻稱細致,豐富并增加了花卉的色調深度。
非洲鳳仙花常見病害的防治
非洲鳳仙花白粉病癥狀:此病主要發生在葉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開始發生,7月份以后葉面布滿白色粉層。隨后,在白粉層中形成黃色小粒點,顏色逐漸變深,最后呈黑褐色。傳染途徑病菌在病株殘體和種子內越冬。翌年,當環境適宜時,病菌借風雨傳播。8~9月為發病盛期。防治方法:栽植不過密,適當通風,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的抗病力。將病葉、病株清除,集中銷毀,減少傳染源。發病期間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溫下避免噴藥,以免發生藥害。 非洲鳳仙花褐斑病非洲鳳仙花褐斑病又稱鳳仙花葉斑病。癥狀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面病斑初為淺黃褐色小點,后擴展成圓形或橢圓形,以后中央變成淡褐色,邊緣褐色,具有不明顯的輪紋。嚴重患病的葉片上,病斑連片,導致葉片變得枯黃,直至植株死亡。傳染途徑病菌在風仙花病殘體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當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借風雨飛散傳播。高溫多雨的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非洲鳳仙花喜肥沃的砂質壤土,不耐澇。因此,種植以砂質壤土為宜,以利排水;盆栽非洲鳳仙花,雨后應及時倒盆。秋末應將病葉、病株集中銷毀,減少來年傳染源。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非洲鳳仙花立枯病癥狀:病菌主要侵染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后,數天內即見葉萎蔫、干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主要以菌絲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殘體內越冬,土壤中的菌絲營腐生生活,不休眠。在田間,主要靠接觸傳染,即植株的根、莖、葉接觸病土時,便會被土中的菌絲侵染,在有水膜的條件下,與病部接觸的健葉即染病。此外,種子、農具及帶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傳播蔓延。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多·福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非洲鳳仙花白粉病癥狀:此病主要發生在葉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開始發生,7月份以后葉面布滿白色粉層。隨后,在白粉層中形成黃色小粒點,顏色逐漸變深,最后呈黑褐色。傳染途徑病菌在病株殘體和種子內越冬。翌年,當環境適宜時,病菌借風雨傳播。8~9月為發病盛期。防治方法:栽植不過密,適當通風,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的抗病力。將病葉、病株清除,集中銷毀,減少傳染源。發病期間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溫下避免噴藥,以免發生藥害。 非洲鳳仙花褐斑病非洲鳳仙花褐斑病又稱鳳仙花葉斑病。癥狀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面病斑初為淺黃褐色小點,后擴展成圓形或橢圓形,以后中央變成淡褐色,邊緣褐色,具有不明顯的輪紋。嚴重患病的葉片上,病斑連片,導致葉片變得枯黃,直至植株死亡。傳染途徑病菌在風仙花病殘體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當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借風雨飛散傳播。高溫多雨的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非洲鳳仙花喜肥沃的砂質壤土,不耐澇。因此,種植以砂質壤土為宜,以利排水;盆栽非洲鳳仙花,雨后應及時倒盆。秋末應將病葉、病株集中銷毀,減少來年傳染源。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非洲鳳仙花立枯病癥狀:病菌主要侵染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后,數天內即見葉萎蔫、干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主要以菌絲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殘體內越冬,土壤中的菌絲營腐生生活,不休眠。在田間,主要靠接觸傳染,即植株的根、莖、葉接觸病土時,便會被土中的菌絲侵染,在有水膜的條件下,與病部接觸的健葉即染病。此外,種子、農具及帶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傳播蔓延。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多·福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