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原名應為"甲子桃”,傳說60年結一次果,因甲子桃果實極為少見,有的地方誤稱“夾竹桃”。但也有地方保留甲子桃的稱呼。因為它的葉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夾竹桃原產(chǎn)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遍及南北城鄉(xiāng)各地。夾竹桃喜歡充足的光照,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夾竹桃花大、艷麗、花期長,是有名的觀賞花卉;夾竹桃用插條、壓條繁殖,極易成活。莖皮纖維為優(yōu)良混紡原料;種子含油量約為58.5%,可榨油供制潤滑油。葉、樹皮、根、花、種子均含有多種配醣體,毒性極強,人、畜誤食能致死。葉、莖皮可提制強心劑,但有毒,用時需慎重。
夾竹桃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粉塵煙塵有較強的吸附力,因而被譽為“綠色吸塵器”。多見于公園、廠礦、行道綠化。因夾竹桃全株具有劇毒,魚塘牧場邊不宜栽種。
夾竹桃中毒后的癥狀有惡心、嘔吐、昏睡、心律不整,嚴重的話連失去知覺或死亡都有可能,所以面對夾竹桃,只要欣賞就好,可別動手喔!
色木槭(拉丁學名:Acer mono Maxim. ),又名五角楓、五角槭、色木,為槭樹科椒樹屬的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單葉,寬長圓形,葉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葉柄較細,花較小,常組成頂生的傘房花序:萼片淡黃綠色,花瓣黃白色,子房平滑無毛,翅果近橢圓形。 花果期5~9月。
該種分布很廣,木材堅硬、細致,有光澤,可供家具、樂器、儀器、車輛、建筑細木工用材。是北方重要秋天觀葉樹種,葉形秀麗,嫩葉紅色,入秋又變成橙黃或紅色,可做園林綠化庭院樹、行道樹和風景林樹種。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樹皮粗糙,??v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
小枝細瘦,無毛,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具圓形皮孔。冬芽近于球形,鱗片卵形,外側無毛,邊緣具纖毛。
葉紙質,基部截形或近于心臟形,葉片的外貌近于橢圓形,長6-8厘米,寬9-11厘米,常5裂,有時3裂及7裂的葉生于同一樹上;裂片卵形,先端銳尖或尾狀銳尖,全緣,裂片間的凹缺常銳尖,深達葉片的中段,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除了在葉脈上或脈腋被黃色短柔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主脈5條,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微凸起,側脈在兩面均不顯著;葉柄長4-6厘米,細瘦,無毛。
花多數(shù),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多數(shù)常成無毛的頂生圓錐狀傘房花序,長與寬均約4厘米,生于有葉的枝上,花序的總花梗長l-2厘米,花的開放與葉的生長同時;萼片5,黃綠色,長圓形,頂端鈍. 形,長2-3毫米;花瓣5,淡白色,橢圓形或橢圓倒卵形,長約3毫米;雄蕊8,無毛,比花瓣短,位于花盤內側的邊緣,花藥黃色,橢圓形;子房無毛或近于無毛,在雄花中不發(fā)育,花,柱無毛,很短,柱頭2裂,反卷;花梗長1厘米,細瘦,無毛。
翅果嫩時紫綠色,成熟時淡黃色;小堅果壓扁狀,長1-1.3厘米,寬5-8毫米;翅長圓形,寬5-10毫米,連同小堅果長2-2.5厘米,張開成銳角或近于鈍角?;ㄆ?月,果期9月。
紅柳,又名:檉柳,多枝檉柳,檉柳科、檉柳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老桿和老枝的樹皮暗灰色,當年生木質化的生長枝淡紅或橙黃色,長而直伸,有分枝,第二年生枝則顏色漸變淡。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披針形,基部短,半抱莖,微下延;綠色營養(yǎng)枝上的葉短卵圓形或三角狀心臟形,在我國新疆等地廣泛分布。
生于河漫灘、河谷階地上,沙質和粘土質鹽堿化的平原上,沙丘上,紅柳四月中旬萌發(fā)生長,五月下旬至七月開花,或花期一直延續(xù)到九月底至十月初,六月下旬開始結果,七月上旬開始成熟。
種子長0.4~0.5毫米,每克種子約6萬粒。根系發(fā)達,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深者可達10余米。根株萌發(fā)力強,耐沙埋,沙埋后可于根頸處萌發(fā)大量纖細的不定根,枝條亦迅速向上生長。由于這種特性,在沙區(qū)往往形成高大的檉柳沙堆,成為獨特的景觀。也耐風蝕,因風蝕而暴露的根系,可萌發(fā)出很多新枝條。
它還極耐沙害。生長較快,壽命長,在適宜條件下,幼齡期年平均高生長50~80厘米,4~5年高達2.5~3米,10年生可達4~5米,地徑7~8厘米。壽命可達百年以上。
紅柳耐旱、耐熱,尤對沙漠地區(qū)的干旱和高溫有很強的適應力。紅柳為喜光灌木,不耐蔭蔽。喜低濕而微具鹽堿的土壤,在土壤表層0~40厘米含鹽量2~3%的鹽土上生長不良。對流沙適應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栽植,亦生長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