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棗又稱臺灣青棗、印度棗、蘋果棗,屬鼠李科棗屬植物,原產于印度,是一種速生、豐產、優質的果樹,因其所具有的獨特風味和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我縣迅速發展的一種新興水果。其嫁接苗于3—4月份定植后當年即可開花結果,單株當年可掛果10—20Kg,栽培3年以上的單株產量可達100Kg以上。因毛葉棗果實于11月至翌年3月冬春季成熟,恰逢淡季上市,經濟效益較高。目前我縣主栽品種有高朗一號、碧云、新世紀、黃冠等。其栽培管理技術如下:
一、建園:毛葉棗對土壤適應性廣,不論山坡或平地,各種土質均可發展種植。建園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避風向陽的地方,山地坡度大于30度,陰濕、霜凍、干旱缺水、貧瘠、風大等地區不宜發展種植。
二、定植技術:
1、定植時期:毛葉棗的定植應選擇雨季3—4月份的傍晚進行,在灌溉和氣候條件好的地區或營養袋育苗的則一年四季均可種植。
2、定植密度:山坡地、土壤貧瘠的地塊可適當密些,土壤肥沃的果園可適當疏些。一般株行距為5×5m,三年后視長勢間伐至每667m2為18—20株。
3、定植方法:定植前先按50cm見方的規格挖好定植穴,每穴施用土雜肥25—50Kg、三元復合肥1Kg、鈣鎂磷1Kg及適量的硼、硫酸鎂,有條件的可加入花生餅肥1—2Kg經充分混勻后作基肥。對于酸性強的土壤可加入適量石灰粉以中和酸性。
定植后,澆透定根水,蓋上稻草或薄膜保濕,若遇晴天應每1—2天澆水一次,直至成活。
4、配置授粉樹:毛葉棗的自花結實率低,栽培上需配置授粉樹,授粉樹的配置應以上午開花型與下午開花型的品種搭配和盛花期相一致,授粉樹的搭配掌握在10—20%左右。
三、科學施肥:
1、基肥:重施基肥,一般在采果后的3—4月份枝梢修剪回縮后結合擴穴改土穴施有機肥30—50Kg、尿素0.1Kg、鈣鎂磷0.5Kg、復合肥0.5Kg作基肥。若植株樹勢較弱,可酌情增施氮肥。
2、追肥:新定值的植株成活后,每隔15天施一次1—2%的尿素液或腐熟稀薄人糞尿,連施3次,以后每隔30天左右每株每次施75—100g復合肥,幼果期每株每次可增加20—25g尿素,果實膨大盛期每株增施1Kg腐熟花生餅或25Kg人糞尿,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二年生以上的成齡樹6—7月份盛花期前施催花肥,株施復合肥0.3Kg加尿素0.1Kg;9—10月幼果期施保果肥,株施復合肥0.7Kg,以利果肉細胞增殖;11—12月份果實膨大期施壯果肥,此次以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膨大。
在7月份開花期及10月份幼果期要依樹體長勢酌情用0.1%楊馥成活力素或0.5%磷酸二氫鉀加0.2%硼砂、硫酸鋅、硫酸鎂等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以促進授粉、受精,提高座果率,促進果實膨大,且可預防缺素癥。
四、水分管理:毛葉棗在開花前一個月及幼果期應保持土壤干燥,不可灌水,其它時期果園應保持濕潤,當果實長至直徑1.5cm時,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時,需要大量水分,開始灌水,保持果園濕潤,采收期忌大量灌水,在多雨及臺風季節要做好果園排水防澇工作。
五、修剪及搭架:毛葉棗的枝梢生長量大,且細長脆弱,掛果多,極易造成郁蔽及受風害,必須做好修剪工作,才能達到高產、穩產。定植成活后,5—6月份選留嫁接口上方斜向生長、分布均勻的3—4條健壯枝條為當年主枝,剪除其它幼枝和砧木芽。一年生的植株只需將交叉重迭的枝梢剪除即可。二年生以上的樹要適當修剪樹膛內的蔭蔽枝、重迭枝,保持通風透光良好,并且需要每年主干回縮更新一次。
毛葉棗生長勢強、結果量大,枝條易負荷過重折斷或下垂,除應及時進行修剪外,還需搭設棚架,以利其生長發育和防止風害。
六、疏花、疏果與套袋:疏果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果實直徑0.5cm時進行,疏果要根據留優去劣的原則,疏去小果、畸形果、病蟲果等,掌握2—3節留一果。
11—12月份果實直徑2—3cm時,果樹經疏果、噴一次農藥防治病蟲害后采用黃色透氣膜或白色透明食品袋進行單果套袋。
生長期間注意防治病蟲害。果皮顏色褪綠轉白或黃色時及時采收。